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2499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9-25 来源:

张崇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医养康养结合向社区居家延伸养老》72499提案已收悉,南阳市民政局高度重视,针对提出的宝贵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下好政策先手棋

南阳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系统谋划、高位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一系列政策保障。一是联合市卫健体委印发《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的通知》(宛卫〔2021〕120号),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下达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协议书参考文本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推进工作台账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共同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共1864对,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率100%。二是联合市卫健体委、市医保局、市中医药发展局印发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宛民文〔2022〕45号),加快医养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服务衔接、融合发展,推动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系统连续的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服务体系和格局,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一体化、医养零距离的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优化服务供给,抢滩发展新高地

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关键核心。南阳市民政局借力建强副中心城市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老年医疗服务转型升级。一是扩大机构供给。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优化审批流程;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落实“人人持证、技能南阳”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下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目标任务,依托南阳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医药优势,在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建立培训基地,年培训养老护理员4000人以上,建设一支具有中医药特长、吃苦耐劳、规模宏大的“康养宛军”队伍,走向全国康养市场。

三、深化医养结合,培育服务有机链

南阳市民政局大力推进医办养、养办医,将医养资源向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延伸。一是推进老年人方便就医。指导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39家,占比84%。全面推开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63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被命名为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命名老年友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9家,所有医疗机构开辟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二是统筹医养机构融合发展。与市卫健体委等部门共同完善了签约服务机制,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衔接、融合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已达1864对。

四、开展智慧养老,打造服务新模式

南阳市民政局推动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一是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全市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为基础,全面构建三级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老年人需求、智能养老设施设备、服务供给等连接贯通,构建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能应用和日常监管于一体的数据分析库,实现“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决策”。二是开展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模式,推进居家老年健康服务。推动方城县政府与郑大五附院签订“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医养结合应用示范项目”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医养结合力度,推动部分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向医养康养联合体转型,积极探索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转换机制,推动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服务衔接。同时,发挥好南阳中医药优势,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增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深度融合。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9月25日  


责任编辑: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