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251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9-25 来源:

李征、李泽目委员

感谢您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的《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第72515号)已经收到,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现就涉及民政部门职责范围的业务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保障,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近年来,南阳市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医养结合发展。一是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体委等4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鼓励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内部单独集中设立养老服务区,设置床位不少于30张的医疗机构。符合县区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养老服务补贴、扶持政策。二是市民政局、市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的通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下达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协议书参考文本,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推进工作台账。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共同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三是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体委、市医保局、市中医药发展局印发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南阳市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医养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服务衔接、融合发展,推动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系统连续的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服务体系和格局,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一体化、医养零距离的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积极争取资金,推动医养结合建设

2021年以来,全市积极谋划、包装、申报养老项目,累计争取上级资金2.79亿元,撬动市、县、乡资金5.02亿元,社会资本1.79亿元,争取养老服务专项债项目资金3亿元,总计投入12.6亿元用于养老服务工作。其中,争取河南省彩票公益金支持医养结合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累计6814万元,用于支持唐河县中医院、新野县中医院、淅川县中医院等15个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促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对标一流,制定标准,出台《支持康养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培育出天佑康宁、金色年轮、乐如家、映山红等30余家服务优、实力强的本地品牌,招引中国康养、中国光大、安徽乐庭、山东创新、河南瑞阳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品牌。近期,更是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深入对接,力争将这一康养领域的“航空母舰”引入南阳。

三、扩展激励措施,引导人才参与

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相关职业人才评价制度和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医务人员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以及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待遇。

四、多措并举,夯实养老人才保障

一是持续推动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万名护工工作。共同印发《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做好南阳市“万名护工”中医药技能培训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已取得康养照护类从业资格人员和就业人群中有意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为主要对象,培养一批具有中医特色技术的居家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联合印发《南阳市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慢病管理优势,将老年人作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科普、养生保健技能、日常护理、辅助康复训练、中医药健康养老、慢性病监测等优质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挥中医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二是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落实“人人持证、技能南阳”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目标任务。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等高校,建立培训和实训基地,年培训养老护理员4000人以上,连续3年组织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全市累计组织各类养老技能大赛20余场次,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目前,全市养老持证人才达8733人,累计培训人数21478人次。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努力,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一是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医养结合人才激励机制,如设立奖项、提供晋升机会等,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积极配合构建以医疗机构为龙头、养老机构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再次感谢您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对民政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9月25日


责任编辑: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