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2510号提案的答复
徐道胜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社区食堂建设的提案》(第72510号)已经收到,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调查研究,现就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向您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在养老服务中是需求量最大的服务项目。2023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0.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7%。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失能、空巢、留守等老年人占比高,仅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就有35.7万,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成为现实难题。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里、在家门口能吃上“一口热饭”,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基本内容,是党和政府关心关爱老年人的客观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同时,我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864家,其中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6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家、乡镇敬老院21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5家、农村幸福院738家、民办养老院296家。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可以与这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经提供的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日间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体系化的服务内容,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撑。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根据《河南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南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宛民〔2024〕7号)。同时印发《关于转发〈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南阳市民政局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河南省民政厅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务规范》的通知〉的通知》(宛民文〔2024〕22号)《南阳市民政局 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阳市商务局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务质量监管工作指引》的通知〉的通知》(宛民文〔2024〕23号)“两指引一规范”,为老年助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明确指导。目前全市17个县市区均已出台助餐方案。到2024年底,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市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每个街道(乡镇)都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
(二)坚持高位推进,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为确保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市民政局成立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先后六次召开助餐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我市老年助餐工作。8月6日,全市老年助餐暨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宛城区会议中心召开。会前,与会人员对宛城区首批打造的老年助餐点进行实地观摩,会议通报了全市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宛城区、西峡县、新野县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二是压实各县市区责任。配合印发《2024年南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综合评价办法》(宛政办文〔2024〕6号),明确全市各县市区2024年内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的具体任务;三是建立月报制度。印发《关于定期报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每月统计本辖区内老年助餐补贴标准、已完成数量、资金筹集情况等,报送《南阳市2024年老年助餐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定期通报,推动老年助餐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科学规划布局,对照标准建设。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发放老年人服务需求电子调查问卷,从饮食情况、饮食开支、三餐种类、价位、助餐形式等多方面详细调查,结合“六助”相关问题,对全市老年人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78.29%的老年人有助餐需求。二是结合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按照《南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布局,同时确定各助餐服务场所的位置、规模和功能。其中,西峡县山区较多,县民政局会同街道、乡镇深入各个点位,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调研助餐需求;新野县地处平原,布局充分考虑城乡因素,兼顾城市、农村。三是统筹利用现有养老机构、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党群中心,拓展服务功能,增设老年助餐设施。鼓励支持利用小区闲置物业、低效使用的公共房屋和设施等存量资源开展建设,盘活存量闲置资源。截止2024年9月初,全市已建设完成老年助餐服务设施703个,其中老年食堂457个,老年餐桌155个,老年助餐点91个,已完成省定2024年度目标。
(四)规范服务管理,增强可持续性。一是制定编码规则。按照我市行政区划相关规定,对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统一名称、标识、编号,便于规范管理。同时按照实用原则和无障碍改造标准,配齐各类设施设备。二是要求老年助餐服务运营方合理搭配食材,制定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食谱,原则上优先提供午餐服务,有条件的提供早、晚餐服务,保证助餐服务的连续性、稳定性。我市西峡县联合县人社局开展了为期11天的助餐点厨师(中式烹饪师)培训,针对老年人特定的清淡、软烂口味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了助餐服务水平。三是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支持各县市区从设施场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人力资源等方面完善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提升供给主体盈利能力,解决实践中老年助餐需求不稳定、持续运营难等问题,确保助餐服务可持续。经与市发改等部门充分对接,对不具备表计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按照定量定比原则确定老年助餐服务的水、电、气、热用量,享受居民生活类价格优惠。四是开展督导调研。印发《南阳市民政局关于开展老年助餐工作督导调研的通知》《南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省定民生实事“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专项督查方案>的通知》,根据各县市区上报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名单,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分组进行实地走访、查看资料、问卷调查。分别于7月4日至7月15日、8月14日至20日对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开展实地督查调研,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督促整改。
(五)加强农村服务,提升覆盖范围。我市是农业大市,共有街道44个,城镇社区485个,乡镇199个,行政村4462个。行政村占比高达86%,农村老人的“一日三餐”成为现实问题。按照《南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豫民〔2024〕7号)要求,优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依托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等设施配建老年食堂、老年餐桌,拓展服务范围。鼓励优先向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延伸助餐服务,大力提升我市助餐服务覆盖面。支持有条件的村利用闲置学校、宅基地、空心院等场所建设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充分盘活资源。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养老机构和乡镇特困供养机构利用原有厨房制作老年餐食,向所在村和周边村配送。探索邻里互助、设立“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等模式灵活多样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有条件的村可经过民主议事程序决定,使用集体经济收入支持老年助餐服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暖民心实事,是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系统工程,餐桌虽小,却是大的民生工程。下一步,南阳市民政局将按照全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进会精神,切实抓好助餐设施建设运营,扎实做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一是着力保障助餐服务安全。以消防、燃气、食品安全为重点,完善安全保障、监督考核、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六公示”制度,即养老助餐点基本信息、从业人员健康证、收费价格及优惠套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投诉电话。紧盯食物源头至配送全过程,强化过程监管,确保就餐安全。二是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跟踪落实,加强督促指导,严格落实周汇总、月通报、半年总结、定期验收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扎实推进老年助餐各项工作真落地、真落实。三是提高政策知晓度。通过集中宣传、进社区宣传、餐前一刻钟等方式,向老年人和亲属宣传助餐服务政策,提升政策宣传的知晓率和覆盖率,转变老年人的生活观念,让惠民、便民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9月25日
责任编辑: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