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2498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南阳市委员会、樊璠委员:
您们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们对民政工作的关注,非常感谢您们的建议。市政协将您们的提案列为合并提案(提案编号72498号),针对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高度重视,现逐一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老龄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养老问题日趋复杂。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逐渐成熟和普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智慧养老,实现老年人需求与养老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已成为推动养老服务变革的重要选择和必然趋势。
一、关于加强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提案(民盟南阳市委员会)
(一)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情况。2020年11月,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分为“智慧养老服务”和“视频安全监管”两大板块。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卫建、公安等部门合作,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智慧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按照“七个统一、五级联网、八位一体、全面覆盖”的标准,涵盖了“健康管理、服务沟通、精准服务、实时监控、智能报警”五大功能,实现了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线上线下实时联动、精准服务安全便捷、监护管控智能高效、预警救护处理及时等功能。市民政局出台了《南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宛政办〔2021〕37号)、《南阳市2022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十大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宛社养指〔2022〕2号),明确了平台的建设及运营方向;专项制定了《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关于加快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视频综合管理板块连接的通知》《南阳市加快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暂行)》(宛社养指〔2023〕4号)等系列文件,规范了平台建设标准、数据应用、业务管理等重点内容。
(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取得的成效。一是养老服务方面。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模块由养老公众服务子平台、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和养老数据资源中心组成。其中养老公众服务子平台包括南阳市养老服务网、社区养老导航系统、高龄津贴发放系统三个模块。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涵盖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管理、一卡通管理和智能照护五大系统。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具有全市各项养老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门户网站、客户端已进行信息无障碍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网点达1795个,实现老年人信息化管理。老年人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键下单,可以选择助行、助学、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共为2.94万名老人提供118.37万次智慧助老服务,有效提高了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二是综合监管方面。利用南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市、县两级视频安全监管平台,覆盖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日监督、周调度、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对养老机构人员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紧急救援等情况实施监管,通过视频平台抽查机构安全运营情况1万余次。
二、搭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樊璠委员)
(一)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情况。2020年11月,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分为“智慧养老服务”和“视频安全监管”两大板块。平台按照“七个统一、五级联网、八位一体、全面覆盖”的标准,涵盖了“健康管理、服务沟通、精准服务、实时监控、智能报警”五大功能,实现了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线上线下实时联动、精准服务安全便捷、监护管控智能高效、预警救护处理及时等功能。市民政局将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配备主动呼叫和被动呼叫,确保老年人紧急救助取得成效。
(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取得的成效。南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模块由养老公众服务子平台、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和养老数据资源中心组成。其中养老公众服务子平台包括南阳市养老服务网、社区养老导航系统、高龄津贴发放系统三个模块。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涵盖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管理、一卡通管理和智能照护五大系统。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具有全市各项养老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门户网站、客户端已进行信息无障碍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网点达1795个,实现老年人信息化管理。老年人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键下单,可以选择助行、助学、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共为2.94万名老人提供118.37万次智慧助老服务,有效提高了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
(三)以点带面,促进养老机构融合发展。截止目前,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6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家、乡镇敬老院21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5家、农村幸福院738家、民办养老机构296家。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达13.3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61万张,占比71.9%。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8.3张,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机构(居家)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城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在城镇,持续打造以“六专六好”为主要内容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养老指导、供需对接等便民服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通过服务力量的整合与配置,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四)发挥南阳特色,推进社区养老产业新发展。市民政局抓住国家加大养老设施建设、省重点支持打造养老产业的重大机遇,包装、建设、实施一批推动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发展以康养、疗养、旅养为特色的养老项目,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康养项目集群。一是加快康养园区建设。全力打造西峡老界岭中原康养城、市职教园区中健瑞祥养老综合体、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康养园区类项目,引进机构进行建设。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对标一流,制定标准,出台《支持康养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培育出天佑康宁、润心金色年轮、乐如家、映山红等30余家服务优、实力强的本地品牌,招引中国康养、中国光大、安徽乐庭、山东创新、河南瑞阳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品牌。
(五)健全投入机制,解决好“养老服务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加大上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2019年以来,共争取19.72亿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中央预算项目及专项债项目6个,资金总额5.01亿元;省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项目资金9.64亿元;省级福彩公益金5.07亿元。二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22年以来,市、县、乡三级累计投入近5344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适老化改造和居家养老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家庭自付”的资金分担模式,鼓励更多老年人认同和开展家庭宜居环境建设。三是强化项目包装,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金多元投入。目前,全市共包装、打造上亿元养老项目30个,引入大型国企9家,总投资额预计241.85亿元。截止目前,连通智慧养老服务端,已为我市1.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安装紧急呼叫、自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让居家老年人与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积极引进专业机构参与智慧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
三、下步打算
南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听取政协委员等各方建议,不断完善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好、服务好、运营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三好一高”的目标。
最后衷心感谢您们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