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立足助餐“小切口” 做实惠民“大文章”

时间:2024-10-30 来源:

唐河县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4.87万人,老龄化率达2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唐河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立足低收入老人助餐“小切口”,以“布”“优”“管”“保”四字为主线,积极稳妥推进老年食堂建设,做实惠民“大文章”。截至目前,已建成老年食堂64个,老年餐桌2个,惠及各类老年人8600余人,打造了符合唐河实际、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助餐服务新模式。

一、坚持统筹推进,实现科学布局。一是统筹谋划。县财政局、发改委、民政局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唐河县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建立由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老年助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联动,定期调度督导,合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心布点。以现有养老机构、城区、乡镇敬老院为主,经充分调研、论证,现已布局建成老年助餐场所66个,覆盖25个乡镇(街道)、38个村(社区)。三是多元合作。探索“养老机构+老年食堂”“餐饮企业+养老助餐专区”的模式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优先在老年人口相对聚集、交通条件便利区域合理设置老年食堂,形成就近、快捷、便利的“服务圈”。

二、创新运营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机构辐射型、邻里互助型、市场运营型等各具特色的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二是拓展服务。引导有条件的老年食堂在解决辖区老年人用餐需求前提下,拓宽养老服务内容,积极开展“老年助餐+娱乐休闲+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等服务,实现“服务多融合,老人少跑腿”。三是多样就餐。建立多元化助餐模式,推行“助餐点+送餐”方式,解决高龄、行动不便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为老人提供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

三、健全管理机制,高标高效推进。一是规范管理。根据省、市老年助餐机构建设要求,对全县老年助餐机构统一制作标识牌,并按照实用原则和无障碍改造标准,配齐各类设施设备。二是强化监管。严格食品安全、服务管理等标准,联合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巡查,问题隐患全部闭环整改。三是优化供给。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坚持从老年人需求出发,每月开展膳食质量自评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并将评价结果与各项补贴挂钩,促进服务能力提升。截至目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测评4次,发放问卷调查表680份,线上测评参与9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

四、实施综合保障,确保健康发展一是政府帮扶。助餐机构采取“老人拿一点、政府出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运营。民政、财政、物价等部门根据老年助餐机构建设规模、服务老年人次、价格、质量和就餐满意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发放建设及运营补贴(根据各助餐服务机构建设规模给与1-3万元的建设补贴,早、中、晚餐分别给与1元、2元、1元的运营补贴)。二是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对从事老年助餐服务的机构落实税费减免及水电气暖优惠政策,保证老年助餐机构适度盈利能力,解决实践中需求不稳定、持续运营难等问题。三是社会助力。引导慈善、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确保老年食堂长效持续发展,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食”惠。

 

责任编辑: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