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30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06-21 来源:

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30号建议的答复

 

于飞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注,您的《关于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质量的建议》(第230号)已经收到,市民政局高度重视,针对提出的宝贵意见,结合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南阳市作为河南省人口大市,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任务异常艰巨。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坚持把养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融合发展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养老工作呈现出城市与农村、兜底与普惠、事业与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养老服务工作力量

近年来,我市上下牢牢把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紧盯民生需求,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做深做实。一是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养老”。南阳市委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指挥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市直25个单位为成员,县级、街道、社区参照执行,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养老”工作机制要求。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印发相关文件,把分工细化为任务书、进度表,抓牢抓实。二是成立专职机构,统筹指导。成立了南阳市养老服务中心,承担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发展规划、全市智慧化养老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营等工作,加强了养老服务工作力量。据了解,目前参照建立县级养老服务中心的有邓州市、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桐柏县、社旗县、新野县。我们也将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与编办、人社等相关部门积极对接,配合县区争取建立对应机构,充实养老服务工作力量。

二、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阳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次召开养老工作会议,研究有关政策文件,立足我市实际,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进。一是规划先行。从顶层设计上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机构(居家)五位一体,覆盖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格局。高起点制定全市养老事业发展宏观规划,委托出台《健康南阳2030发展规划纲要》《南阳市养老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宏观规划,促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二是政策保障。出台《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健全完善,老年人能够获得方便快捷、城乡均衡、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呈现“宛美养老”幸福图景。三是紧抓机遇。南阳市获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后,我们大力推行康复辅具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工作,开发线上APP,创新构建“仓储物流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社区服务站点”的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康复辅具新产业,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和支持。

三、聚焦服务需求,加强养老服务供给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南阳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是全市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6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家、乡镇敬老院21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5家、农村幸福院738家、民办养老机构296家。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达13.3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61万张,占比71.9%。在城镇,持续打造以“六专六好”为主要内容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农村,全面实施以敬老院、幸福大院、老年助餐点为核心的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工程,24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从“兜底”向普惠逐步转变。二是全面建成市、县(市、区)、街道、社区、站点互联的五级智慧平台网络,系统网点达1795个,实现182万老年人信息化管理。老年人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键下单,可以选择助行、助学、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共为2.94万名老人提供118.37万次智慧助老服务,大大提高了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三是积极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我市已累计完成1.8万户改造,通过对老年人家庭生活环境和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明显改善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缓解了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家庭的安全性和生活的幸福感。

四、补齐各项短板,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南阳市民政局持续健全投入机制,积极培育人才队伍,重抓基础建设,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持续发展。一是加大各类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争取上级资金2.79亿元,撬动市、县、乡资金5.02亿元,社会资本1.79亿元,争取养老服务专项债项目资金3亿元,总计投入12.6亿元用于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等高校,建立培训和实训基地,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年培训养老护理员4000人以上,打造南阳养老服务人才“蓄水池”。按照《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豫民文〔2023〕109号)要求,大力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工作,近年来,全市累计培训21478人次,新增养老服务人才持证人员8733人,为养老服务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三是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清查清理专项行动,目前,已清查规划养老服务用地421万㎡,人均达到0.32㎡;清理养老服务用房176处8.4万㎡,补建养老服务用房198处32万㎡,整合利用闲置公有用房132处17.34万㎡。目前,中心城区已移交办证87套,总面积1.96万平方米。利用清理成果,精心打造“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新阵地,实现“养老在小区,幸福家门口”。

五、发挥南阳特色,深化发展医养一体化模式

我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势,促进医养结合深度发展,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达到1+1>2的效果。一是市民政局联合卫健体委、医保局、中医药发展局,共同制定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医养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医养一体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医养一体化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服务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全市成立医养结合机构99家,医疗、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率达100%。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二是明确提出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把“中医康养、中医保健、中药慢疗”等传统中医药康养手段植入养老机构,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艾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优质中医药资源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延伸辐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康复、居家照护、健康教育等服务。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作为一个老龄化程度深、增速快的人口大市,养老体系建设工作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将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从“兜底”向“普惠”转变,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一是加快推动全市银发产业发展。与发改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推动出台南阳银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事业产业协同,按照“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先行”的原则,培育建设养老项目,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在养老、康养、颐养方面积极打造产业链条和产业形态。二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层级培训养老机构负责人及护理人员,协调人社部门和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培训,为南阳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推动建立县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充实养老服务工作力量。三是持续推进医养一体化深度发展。探索创新医养模式,积极包装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示范建设引领,同时整合资源,积极与卫健、医保等部门对接研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促进我市医养结合深度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6月21日


责任编辑: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