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民政局:“三个着力”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2-11-29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民政局按照南阳市委市政府“一路领先”要求,对标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定位,坚持聚焦聚力,提标提速,在创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南阳模式”,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核定南阳市提前超额完成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任务,对该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其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进行推广。

围绕“六专六好” 着力抓实顶层设计

南阳市民政局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锚定《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六专”(专养、专照、专保、专控、专营、专产)内容和“六好”(机构敬养好、日间照料好、居家服务好、医疗保健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目标,把路线图、任务书细化为施工图、进度表,步步抓牢抓实。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将南阳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标准从人均0.1㎡提高到0.3㎡,将467.42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按需落实到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研究完善符合本地实际、满足本地需求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意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名义印发包括土地供给、设施配建、运营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形成10类72项政策清单,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明确十项建设任务,在河南省定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任务基础上,统筹部署、分步推进五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营、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示范园区项目、专业人才培养、医养一体化建设试点等十项工作任务,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为优化、品质更有保证。

聚焦破题解题 着力打造示范样板

为突破养老服务发展瓶颈问题,南阳市民政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模式、机制创新为省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一是以“两清”行动解决“场地难”问题。在河南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清查清理专项行动,截至2022年11月,共清理养老服务用房176处8.4万㎡,补建养老服务用房198处32万㎡,整合利用闲置公有用房132处17.34万㎡。二是以“养老项目化”解决“融资难”问题。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筹划实施以市级项目为“龙头”,康养园区、片区项目为“载体”,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网点”的项目集群,储备、遴选一批优质项目并有序实施。目前,南阳市已包装、打造中原康养城、市康养小镇、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市老年人健康养护中心等18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养老项目,引入大型国企11家,预计总投资额241.85亿元。三是以“组合拳”解决“监管难”问题。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疫情防控、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管。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做优做强的目的。

突出助老惠老 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南阳市民政局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优化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细化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提供38个项目供经济困难老年人选择,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和差异化需求,实现按需“点单”、功能匹配、个性服务,目前已完成45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任务。同时在中心城区15个社区设置适老化改造“样板房”,供社区居民参观、体验;探索“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家庭自付”的资金分担模式,鼓励更多老年人认同和开展家庭宜居环境建设。整合10部门政策和7类专项资金,支持引导28家本土高端品牌、外地知名企业,“以大带小”连锁经营、同步运营381家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小区居家服务站点,同时线上线下延伸提供居家照料、医疗康养服务;针对高龄、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特点,设置5160张家庭养老床位,配套智能防护系统,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保障。

南阳市民政局还在养老服务领域全面开展“人人持证、技能南阳”建设,建立两个养老实训基地,南阳市四所高校全部开设养老管理专业,县级依托职业培训学校,分别培训管理人员和初、中级护理人员。组织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评选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南阳市21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则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通过志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巡访服务,有效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南阳市民政局:“三个着力”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民政局g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