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管控的应对思考

时间:2023-02-03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各种人员密集场所聚集的人群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群大规模聚集拥挤不堪,极易造成踩踏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影响巨大,需要我们正确的认知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从全球范围来看踩踏事故屡见不鲜:

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154人死亡,133人受伤,伤亡者女性居多。

2015年9月24日,沙特的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导致了1399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

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庆祝传统节日送水节期间,金边一座斜拉桥发生踩踏事故,导致347人遇难,395人受伤。

2022年10月1日,印尼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中,发生踩踏事件,造成了174人死亡、180人受伤。

2018年12月8日,意大利中东部安科纳市夜店演唱会,发生踩踏事故,导致6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综合以上踩踏事件,主要的场景类型有:公共娱乐场所、大型活动现场、学校、运动场馆、宗教活动、景区景点等。

一、踩踏事件的成因、特征及危害

(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造成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人群密度大是直接原因,踩踏几乎都是发生在几百几千人以上的活动,一旦有人突然失去平衡而被挤倒,踩到的人大概率自己也会倒下去,往往第一个跌倒的人生还率最低;二是人员密集场所的设施不合理是造成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客观原因,场地小、道路狭窄、高桥临水临崖、护栏损坏等,若人群引发失控,造成不自主地移动,形成人群紊流现象,救援力量很难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施救;三是应急准备不足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原因,人员密集应急预案实用性、操作性不足,各部门之间协调及落实不到位;四是恐慌心理的出现和扩散是导致人员大量伤亡的心理方面原因,人流紊乱的诱发因素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应急预置队伍力量不足;五是人员应急素质有待提高,对踩踏危险认识模糊是踩踏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

(二)总体特征:踩踏事件常发生于人群密度过高、相对集中、人员疏导管理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商场、狭窄的街道等,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等;现场信息交流沟通难度大;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开展困难;女性及儿童伤亡率高。

(三)主要危害:1、踩踏事件的大部分死亡原因是窒息,胸腔被挤压到难以或无法扩张,无法呼吸引起心跳骤停。挤压伤也很容易造成内脏出血,进而造成人的休克,也有死亡案例受害者并非倒地,而是在站立的姿势中被挤压致死。

2、人群相互作用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受到重压下的限制,导致人体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血液循环对人体是必需的,几分钟的停止就会对生命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

3、踩踏事件发生的时候,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现场非常混乱,人们感知都是只顾自己安危,所以在踩踏事件发生的时候,有人摔倒的话,踩踏过去的人根本不知道是否踩到了人,踩踏到了什么部位,因此就容易造成死亡。

4、踩踏发生的时候,是一群挤得密密麻麻的人不间断地从背上踩过去,至少两三个人同时踩到人的背,被踩踏者整个胸腔都会踩平,脆弱的肋骨全部折断,断骨甚至直接插入心脏或其他脏器,造成人的伤亡。

二、个人主要保护防护措施

(一)树立危机防范意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健康,不凑热闹,服从管理,远离拥挤,保持直立,冷静自救,杜绝人员伤害,刻不容缓。纵观以往的踩踏事件,要清晰的认识到,人员踩踏离我们很近,我们无法预知踩踏事件在哪一时刻发生,但管好自己,学会防踩踏知识和技能,做到头脑清晰、行动正确,定会有备无患。

(二)规避风险。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如果遇到拥挤的人流,尽量能够快速发展走到人流的边缘,避免被人流裹挟,服从指挥。

(三)镇静自救。如果他们旁边的人群突然出现推挤,立刻往边上走,不能因为奔跑,顺着人流往前,千万不要逆流,否则就会容易被推倒,要逐渐向人流的两侧通过流动,将双手建设放在自己胸前,为胸部保留时间足够的空间。

(四)避免摔倒。如果没有不幸陷入拥挤的人流,应该就是尽量站稳,注意到了脚下台阶,不能完全失去经济重心,如果鞋子、包包被挤掉了,千万不要弯腰寻找。

(五)做好防护。若真的非常不幸被人群挤倒了,要设法靠近墙角,如果动不了,应双手护住头部,侧身把身体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住,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的脏器。

三、应对踩踏事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大型群体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建立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完善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扩大监测预警覆盖面,保持对人群数量的有效控制;加强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信息报告机制建设,着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二)认真做好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要对人流按规定、按方向行动等进行密切关注,确保人流能遵守规则、按照预定的方案行动,及时做好限流、引流措施,对人流实施有效管控。

(三)多部门联动,预置充足应急力量。政府职能部门要形成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形成合力;要提前预置应急力量,强化预警功能,一旦达到预警条件,能够迅速出动,保持现场处置人员的相对优势,阻止事态发展;同时,做好应对多个方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力量准备。

(四)完善装备建设。在大型活动的人流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让双向甚至多方向行动的人群,变为单向流动,某些路口只准出不准进;即便人数再多的聚集区,都须留有紧急应急通道,以保障应急救援力量和医护人员进出。

(五)强化应急宣传和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防范和应对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尤其是提升现场应急力量和第二梯队预置力量的应急处突能力,注重日常普及多样化应急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能力;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处置水平,磨合部门间协调联动能力。

(六)做好现场信息发布和服务保障工作。要根据实际确定人群参与数量,控制人数;现场要设置足量、醒目的导游图标,在危险路段、狭窄路面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活动要保持现场的足够照明;要根据人群聚集规模预留一定的疏散区;要留足集会结束的公共交通保障,避免人群急于返程造成瞬间大流量人群拥挤。

人群聚集并不是危险的根源,缺乏准备而失去控制才是真正的危险。踩踏事件的教训深刻,有关的城市一定会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然而人群踩踏导致的突发事件,直到今天依然在不少大城市中梦魇轮回。或许除了眼泪、哀悼与慰问,我们要多部门联动加强管控,制定预案,加强宣传;更需要学会防踩知识提升技能,在发生踩踏事件时做到不慌不乱,正常有序撤离现场,营造平安公共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对他人责任,才能做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沉着应对。

责任编辑:民政局gkm